城市信息模型(CIM)人才培养工程
综合服务平台
城市信息模型集成与应用工程师
专业技能证书
2021年4月16日,住建部在其官网公示了《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建设工程规划报批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施工图审查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城市信息模型数据加工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城市信息模型平台竣工验收备案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等6部关于城市信息模型(CIM)的标准。
制定CIM数据及平台类标准是探索CIM平台建设的一项顶层设计工作,对加快CIM平台建设、支撑施工图BIM高效设计与智能审查、支撑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质增效和跨部门的共享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建筑部六部标准的发布,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平台标准体系以指导我国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的建设工作。
01 CIM是什么?
CIM(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城市信息模型 ),与BIM概念相对应,它将作用对象从单个建筑物或项目群扩大到整个城市,是对城市各要素及其时间、空间信息的数字化表达。从技术层面讲,城市信息模型是大场景GIS+小场景BIM+IOT的有机综合体。BIM与GIS可以在大范围的自然环境里提供不同尺度的建筑对象可视化,而 IOT可以将实时的信息流反馈到数字模型当中,使CIM平台呈现客观世界所有的状态,即我们经常说到的“数字孪生” 概念。
城市信息模型(CIM)作为数据底盘的核心技术,已纳入了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数字化助推城乡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全面提高运行效率和宜居度。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将物联网感知设施、通信系统等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建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构建城市数据资源体系,推进城市数据大脑建设。
02 BIM在CIM中的应用
而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则是针对建筑物实体与其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贯穿于工程项目策划、设计、实施、运营全生命周期。如果将城市信息模型比作人的机体,那么BIM就是机体中的细胞。它能在三维数字的基础上将建筑物的内外部信息精细、准确的呈现出来,但其支持空间范围小,在结合建筑物与地理环境进行展示上存在缺陷,也不具备GIS技术的强大数据管理能力。
我国城市智慧化进程正滞留于数字化向智能化迈进的阶段。由于智慧城市概念过于宽泛,体系过于庞杂,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无法一蹴而就。而BIM+GIS一体化的CIM平台则是我国向智慧化城市迈进的重要切入面和技术支撑。
本次住建部出台的6部标准就是意在搭建CIM体系的基础框架和技术指南,BIM以及CIM的应用场景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