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工培(北京)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首页 政策文件
政策文件

“智慧城市”和“数字城市”的区别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都成为了智慧城市建设中频频出现的热词。上到中央、下到地方,“智慧城市”的建设浪潮一浪盖过一浪。这让我们又想起曾经出现在我们城市建设视野中的一个词“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核心是大数据的建设,而大数据的基础则是数字。基于以上逻辑,很多城市管理者眼中的智慧城市就等同于数字城市。事实上,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有着许多的差别和不同。


观点1:数字城市强调基础,智慧城市强调应用

从发展的角度来说,信息港、数字城市都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经历的重要发展阶段。数字城市强调的是看得见、有得用,注重基础、以数据主导;而智慧城市则是用起来、用得广、用得好、可持续发展,注重应用、以应用主导。

CUDI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认为城市的信息化实质上是城市人地关系系统的数字化,它体现了“人”的主导地位,通过城市信息化更好地把握城市系统的运动状态和规律,对城市人地关系进行调控,实现系统优化,使城市成为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城市信息化的过程就是一个数字城市的过程。大到城市交通拥堵指数、空气污染系数、城市资源消耗数据,小到公交车到站、电费缴纳、医疗结算,涉及日常生活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是一个个数据参与分析的过程。而智慧城市作为数字城市的升级版,最重要的是迈出了数据引导的一步。

智慧城市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营造了有利于创新涌现的生态。更为重要的是,智慧城市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让城市生活更加智能,通过高效利用资源,节约成本、能源,提升生活质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动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智慧城市使人们对信息技术引领的创新形态演变、社会变革有了更真切的体会,对科技创新“以人为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现代科技发展下的城市形态演化也有了新的认识。


观点2:数字城市关注局部,智慧城市关注系统

数字城市基于的是互联网形成的初步业务协同,主要通过城市各行业的信息化从而提高各行业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数字城市最常见的应用就是在城市三维地图的建立。通过对城市交通数据的信息收集整合,将用户与外部信息有效连接,实现了从二维城市向三维城市的跨越。数字城市为城市规划、智能化交通、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基于位置的服务、城市安全应急响应等创造了条件,是信息时代城市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与数字城市不同,智慧城市则更强调从行业分割、相对封闭的信息化架构迈向作为复杂巨系统的开放、整合、协同的城市信息化架构,发挥城市信息化的整体效能。特别是重应用,轻终端的今天,通过泛在的网络、移动技术实现无所不在的互联和随时随地随身的智能融合已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在现代政府管理体系下,依赖智能化的手段,智慧城市可以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特别是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的价值在于充分调动政府、企业(社会单位)、市民(社区)三者之间的积极性,实现城市管理智能化与行业管理网格化的和谐互动,实现条块资源整合与联动,从而建立政府监督协调、企业规范运作、市民广泛参与的联动机制。

通过对传统交通系统的变革,提升交通系统的智能交通,可以智能采集交通信息、流量、噪音、路面、交通事故、天气、温度等,从而保障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交流,进而提高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可达性、经济性,起到保护环境,降低能耗的作用。通过远程诊断、即时通信、医学研究资料库实时使用、紧急救护无线通信、医院内部通信等设备应用,从而提供远程智慧医疗服务。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各种家电通过不同的互连方式进行通信及数据交换,实现家用电器和其他家用品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不论我们在室内还是在户外,都可以通过物联网和各种接入终端感受到智慧地球的信息化成果。未来的智慧城市将能够实现便民利民、消除城乡差距、提升政府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以及治安安防等的全面智能化。


观点3:数字城市注重效率,智慧城市注重感受

“数字城市”系统是一个人地(地理环境)关系系统,它体现的是人与人、地与地、人与地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更多注重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城市各领域的信息化以提升社会生产效率。地球表面测绘与统计的信息化(数字调查与地图),政府管理与决策的信息化(数字政府),企业管理、决策与服务的信息化(数字企业),市民生活的信息化(数字城市生活)以上四个信息化进程即数字城市。数字城市强调的是用数据说话,以数据为准。

而智慧城市则是在数据的基础上,依托云计算、物联网等应用工具,更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更强调开放创新空间的塑造以及的市民的参与、用户体验。换言之,智慧城市更大程度上实现了“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用户体验、市民参与,进而为智慧城市创造价值,实现可持续创新。

过去我们的电子政务、智能交通,包括旅游信息的查询都是通过电子化来实现的。但这种电子化信息的输入,是通过人的输入才能实现。而在智慧城市中,这些信息都可以通过智能终端的采集来提供给平台,进而服务于整个城市。更直白的说,智慧城市中的每一个个体既是信息的创造者,也是信息的享用者,也是信息的最终服务指向。相较于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互动性和沟通性将会大大加强。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智慧城市”的话题虽然我们谈了很多,但“智慧城市”的概念却并没完全谈清,现阶段还是比较“虚”。套用苹果6的广告,智慧城市我们知道的只是“比好更好”,但如果缺乏顶层设计,只是追求全覆盖、大数据、云网络、云计算、云平台的“人云亦云”,智慧城市还是不接地气的,最终的“以人为”还是空谈。



发布日期:2021-05-28来源:
Copyright 2019 - 2021 城市信息模型(CIM)人才培养工程综合服务平台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8055653号-4

周一至周五9:00-18:00010-89355186